我王蕓生這顆心永遠是紅的
作者:翟顯長 發布時間:2022/6/9 17:15:11 瀏覽量:
黨,同時確定派王蕓生到黔軍121師協助丁沛生工作,由丁沛生負責設法安插;李光庭留安順做軍運,喻雷去投考當時正在招募人員的省保安處教導總隊,以學員身份打入。另外,準備次年初發展謝速航入黨,建立安順支部。
1934年年底,以謝速航為書記的中共安順縣工委和已打入121師的丁沛生,成功地策動了幾個排的士兵嘩變,拖出隊伍來建立了“中共黔西游擊縱隊第七支隊”,丁沛生任隊長,王蕓生任指導員,率部到郎岱、盤縣一帶打游擊。這支由貴州地下黨所領導的武裝游擊隊伍,曾發展到500多人,堅持對敵斗爭。由于敵強我弱,加之經費缺乏,游擊支隊才建立不久就被敵人打散,丁沛生被叛徒擊傷回安順療養,王蕓生則到了爐山縣。
1935年4月,為抵御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,適應開展武裝斗爭的需要,貴州省工委決定建立軍事小組:由李光庭、喻雷、王蕓生、丁沛生、寧仿陶、張恒茲組成,李光庭任組長,由省工委委員秦天真單線領導該小組。軍事小組的成員,不參加地方黨組織的活動。其工作重點是在安順、凱里一帶做兵運工作,利用已在國民黨地方軍隊中的工作基礎,必要時相機策反,發展黨的武裝力量,擴大軍事工作,開展武裝斗爭。
1935年冬,貴州省工委批準成立凱里黨小組,以李長青為負責人。作為黨小組成員,王蕓生不僅協助李長青組織了“青年讀書會”,還張貼標語,揭露反動當局和土豪劣紳的罪行。1936年,王蕓生通過昔日與唐壽南(時任鎮寧縣保安大隊少校副隊長)的同事關系,打入鎮寧縣保安大隊任軍需上士,與在安順從事革命活動的進步人士取得了聯系。同年夏天,王蕓生受凱里黨小組委托,專程前往廣西六寨找秦天真匯報請示工作。秦天真肯定了凱里黨小組的工作成績,指示:“要在黔東南大力開展武裝活動,把雷公山作為武裝活動的重點!蓖跏|生返回凱里,把秦天真的指示傳達給黨小組,并且參加了研究大力開展武裝斗爭的龍頭野雞山會議。隨后,黨小組成員深入到凱里、丹江、臺拱甚至宣威等地發展地下武裝,打富濟貧。
1937年春,王蕓生與李長青兩次帶領各地地下武裝約四五百人,集結于雷公坪,打算建立人民革命武裝,開展游擊戰爭。同年7月,“盧溝橋事變”發生,抗日戰爭全面爆發,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。按照黨中央的指示,停止使用反蔣的口號,宣傳一致抗日的主張,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,凱里農民武裝停止了活動。對相關情況,王蕓生在自述中這樣記述:“1935年至1938年都在貴州工作,(我)曾在水城、盤江、丹江、爐山等地組織兩支游擊隊。1938年抗日戰爭起,當時形勢不允許武裝活動,回到貴陽,在秦天真領導下,做抗日統一戰線工作。1939年底回畢節做縣委書記,領導畢節工作。這時因國內形勢非常惡劣,國民黨反動派氣焰囂張,秦天真去北方。當時我們在貴州工作的同志,多數都被國民黨注意到。而我要求到外面去,組織未許可!
上世紀八十年代,秦天真親筆為《凱里市黨史資料》題詞:“凱里地下黨在內戰時期抓武裝,在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抓十六字方針,是對的而且是有成績的!
4.畢節工作歷盡艱辛
1938年,王蕓生根據省工委的指示離開凱里到貴陽,先任工委組織委員,后任書記,深入學校開展學生運動。1939年春,王蕓生奉貴州省工委秦天真之命,赴畢節任縣工委書記,負責開展抗日救亡工作。在其1950年1月24日所作的《補充我未盡的事實和意見》中,留下了以下記述:“1939年至1940年,黨領導人秦天真派我到畢節領導畢節的工作,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。我于1939年春天回到畢節,任畢節縣委書記,接替邱在先。未回畢節之前,曾一度任貴陽縣委書記。1940年下半年,秦天真離開了畢節,形勢更加惡劣,畢節謠言四起……”
在百色恐怖籠罩下的畢節,王蕓生積極組織發動群眾,開展抗日救亡宣傳工作。畢節縣工委沒有活動經費,他就把自家的住房典當出去,組建了一個生產合作社。1939年年末,王蕓生轉移到畢節城郊殷官屯,以開辦農場作掩護,開展革命活動。為了謀生,也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,王蕓生曾任畢節縣“民教館”的業務股長。王蕓生利用工作之便,在“民教館”,在“抗日后援會”,組織“歌詠隊”“時事座談會”“街頭講演隊”等,用多種形式宣傳抗日救亡。畢節市博物館退休干部徐錦華在《抗日戰爭時期畢節中小學文藝宣傳活動概述》中有以下敘述:“1940年春,地下黨員邱在陵、邱在模、周道立在畢節師范利用學生自治會——邱在模負責學習活動,邱在陵負責文娛活動——開展了抗日救國宣傳活動。王蕓生、孫煊經常寫文章給學生自治會登在?,聲討汪精衛、周佛海賣國當漢奸的罪行,聲援香港反汪罷工工人的正義斗爭。他們還在學校組織了‘讀書會’,開展革命活動!
王蕓生還利用畢節進步人士孫師武開辦的“群益書店”和“七月書店”,購進大批馬列著作,借口加強民教館工作增訂《新華日報》和《群眾》等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