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建黨百年”畢節百件大事記
作者:彭恩泉 劉宇 發布時間:2021/7/8 9:50:39 瀏覽量:
軍分區政治部發出《關于加強對時事政策的教育,掀起自愿報名參加人民志愿軍熱潮的指示》,要求全區部隊堅決執行1950年10月8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發布的命令;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們的進攻。
32.畢節駐軍赴朝作戰。1951年2月26日,駐畢47師奉命離開畢節,前往朝鮮參加抗美援朝,畢節專區各機關、人民團體集隊熱情歡送。1951年3月18日,畢節抗美援朝委員會成立,選舉揭子術為主任委員。1951年4月初,威寧縣建立抗美援朝組織,并在全縣范圍內采用各種形式進行了廣泛宣傳,普及面達全縣總人口的70%,認捐飛機大炮款13627元。
33.召開第一次三級干部會議。1951年4月上旬,畢節地委在畢節劉家祠堂召開地、縣、區三級干部會議,布置土改工作。
34.貴州人民法院畢節分院成立。1951年5月14日,貴州人民法院畢節分院成立,專員孟子明兼任院長。之后,各縣人民法院相繼成立。
35.實行土地改革。1951年6月,畢節地區第一期土改正式開始,根據當時實際情況,第一期土改的有黔西、大定、畢節、金沙、織金5個縣。同年7月6日,畢節地委指示各縣:1.在土改運動中,凡有關重大問題,必須首先請示和報告;2.地縣定期每周電話聯系工作進展情況和發現的主要問題、經驗和偏向。同年7月29日,大定縣委書記呂棟在省委召開的“秋前第一期土改總結會議”上作了《關于發動貧雇農、團結中農問題》的發言,闡明土改中進行訴苦和劃分階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。1952年,畢節地區的土地改革全部結束。全區1952年的工農業總產值由1950年的2518.4萬元上升到3086.3萬元;財政收入由1950年的260.7萬元上升到1952年的588.4萬元,在1950年的基礎上增加1.25倍。
36.召開第一屆合作社會議。1951年9月7至9日,畢節專署召開第一屆合作社會議,決定重點建立機構,發展社員。此后合作社開始發展起來。同年11月20日,畢節地委在《畢節專區互助合作運動總結報告》中指出:目前全區有互助組39269個,參加互助組的有302541戶,1133598人。
37.開展“三反”“五反”運動。1952年1至4月,全區“三反”(反貪污、反浪費、反官僚主義)“五反”(反行賄、反偷稅漏稅、反盜騙國家財產、反偷工減料、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)運動全面展開。
38.全區社會主義改造取得決定性勝利。1956年底,全區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決定性勝利。國營經濟、合作社經濟、公私合營經濟的比重明顯上升,個體經濟比重大幅下降,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。
39.生機鎮鐮刀灣村衛星天渠建成通水。1958年農歷正月,始建于1956年臘月的畢節縣(今畢節市七星關區)生機鎮鐮刀灣村的衛星天渠建成通水,主渠長8公里,絕壁部分1.36公里,絕壁隧道兩個,總長17公里,覆蓋2420人,受益耕地面積4446畝。此后,生機鎮又歷時十多年建成了高流天渠、躍進天渠、黃洞天渠等。
40.“大躍進”運動。1958年,黨的“八大”二次會議通過了“鼓足干勁,力爭上游,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”的總路線。此后“大躍進”運動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開展起來。畢節地區隨著全國大躍進形勢的發展,也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工農業“大躍進”運動。
41.基本實現人民公社化。1958年8月,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舉行擴大會議通過了《中共中央關于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》后,畢節地區于10月底基本實現人民公社化。
42.“四清”運動。1963年5月和9月“雙十條”出臺后,“四清”運動由“清賬目、清財務、清倉庫、清工分”變為“清政治、清經濟、清組織、清思想”。畢節地區的“四清”運動,是按照中央精神于1962年冬開始,1966年秋“文化大革命”開始時結束的。
43.畢節開展“農業學大寨”運動。1965年上半年,地委向各縣領導干部傳達上級有關農業學大寨的文件,7月,各縣分別對區、社各級干部傳達。隨后,“農業學大寨”運動在全地區范圍內開展起來。
44.十年探索取得巨大成就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,畢節各族人民同心同德,艱苦奮斗,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前十年戰勝重重困難,國民經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。農業基礎設施得到加強,農業生產穩定增長,1965年全區水利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252.92萬元,水利工程設施8533處,農業總產值達42.046萬元。工業體系逐漸形成。1965年建成鄉以上工業企業439個,工業總產值5435萬元;窘ㄔO成就顯著,文體事業蓬勃發展,公路郵電、基礎教育初具規模。1965年,全區社會商品零售額大13281萬元,有學校1926所,衛生機構867個。
45.“文化大革命”。1966年6月15日,“畢節地區